|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四川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典籍中国:跨越时空的对话》2024年春季学期的古籍实践课于4月1日、4月13日在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顺利举行。古籍特藏中心的老师们共同完成了实践课的教学任务。实践课内容丰富,包括参观古籍展览、古籍阅览室、修复室和典籍馆,体验古籍雕版刷印和制作线装书等。近八十名来自文、理、工、医学科背景的本科生同学参加了本次实践课。
4月1日晚,同学们来到了文理图书馆,参观了古籍展览、古籍阅览室、修复室和典籍陈列馆,李咏梅、许卫红、郑羽翔老师分别进行讲解,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和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以及川大厚重的文化和历史。随后,同学们来到文理馆报告厅体验雕版印刷。在魏涛老师讲解示范后,同学们亲手刷印,现场气氛热烈。
4月13日上午,许卫红老师在文理馆报告厅主讲线装书制作课程。同学们通过许老师生动有趣的授课,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线装书的制作要领。随后,在古籍特藏中心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下,每位同学都制作出了一本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线装书。
本次《典籍中国》古籍实践课至此圆满落下帷幕。在本次课程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古籍的魅力,对其中蕴含的巴蜀文化、川大文化、校训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拓了知识视野,涵养了人文情怀。《典籍中国》古籍实践课知识讲解严谨,操作体验丰富,既成功推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后续力量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文/郑羽翔
图/沈玉娇 刘畅
审改/沈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