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11月9日,由图书馆主办的“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第二期暨“创新创业”系列第一讲“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在工学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行,现场100余名师生参加。
不论是清华北大,还是武大中科院,名校是学生心目中的知识圣殿,能够被这些学校保研录取,可见其身手不凡。第二期“青春之我•真人书屋”邀请到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优秀学生代表程昊阳、汪舸、韦一、田铠玮、周鹤川、张梓轩6名同学做客图书馆,以“青春之我:学霸是如何炼成的”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励志的对谈。
张梓轩同学用中英俄三种语言表演诗歌朗诵
结合自己在四川大学求学和六人拿下17个保研资格的经历,六位嘉宾娓娓讲述入大学三年学习和生活的感悟。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的室长程昊阳,爱钻研、学习刻苦,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没有感情经历的他自嘲休闲方式是:做实验。有一次,为了观察实验结果,他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凌晨。为了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他放弃保研选择出国留学,给有志出国深造的同学提供了诸多经验。
倡导“多元化发展”的汪舸,平常也会睡睡懒觉、溜溜弯,但在学习时间便百分百投入精力,他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压力大的时候,他会去文理图书馆的闳声角弹上一曲。大一时汪舸也觉得迷茫,后在格桑泽仁老师的讲座上获得启发,找到了目标。他说:“人生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如果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就永远到不了理想彼岸”。汪舸前后经历三次转专业,他建议大家在转向专业跨度很大的学科时,一定要仔细考虑、谨慎尝试。
妥妥的“抖音小王子”韦一,大学三年每天都早出晚归地学习,几乎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有时甚至觉得睡午觉都是浪费时间”。他认为取得好的成绩不靠智商,得花时间,只要有备战高考的七成努力,就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学霸。此外,他还给大家提供了几条提高分数的建议:对于数理性课程,除了刷题之外,还需要对知识、定理等做到真正的领悟,能弄懂各种原理的证明;对于记忆性科目,可以将书中的知识用荧光笔标记,复习时将知识点整理记忆。他还讲到,要和老师交朋友,多向老师请教。
宿舍公认的“好脾气先生”田铠玮,独有一份坚毅。大一时为坚持个人兴趣,从医学技术专业转到了地下工程专业,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为寝室里唯一有女朋友的人,他说:“大学谈恋爱是很自然的事”。在两个人相处时,需要做到包容、体谅、互相激励。在面对挫折问题上,他分享了罗曼罗兰的话“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希望大家都热爱生活。
善于总结、思维缜密,同时修读材料物理和经济学两个专业的周鹤川,面对取得的优异成绩时谦虚地说,“学习重在体会不同学科的内在规律,明白了学科的思想和逻辑,学起来就会很轻松。”
喜欢创作诗词,经常参加音乐会的“文艺青年”张梓轩,认为跑步是非常好的解压方式,他说“长跑十公里,大概要六十多分钟。当跑了四十分钟时,大脑会分泌一些物质,让机体兴奋运转,这时看的文字就会过目不忘。”这是他半小时内背下普京国情咨文报告的秘诀。他说“当厌学的时候去跑就是了”。他分享了寝室长给的巧克力和留学生管理中心的英文翻译这些生活细节所蕴含的思考,认为思考力非常重要,思考能带来判断是非、美丑的能力。
2018级新同学提问
提问环节,现场举手的不仅有望江校区学生,还有部分已经读研的学姐,以及专程从江安校区赶来的2018级新同学。他们就“新生对学习的迷茫”“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保研还是出国”等问题与六位嘉宾进行了交流。
学霸男寝六人现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分享结束后,图书馆副馆长杜小军总结道,“为四川大学有这样优秀的同学感到骄傲。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也在各位优秀的大学生。”最后她表示,希望各位学霸“远走高飞”后也“常回家看看”,川大图书馆永远是大家的朋友、永远的家。
杜小军副馆长现场讲话
活动最后,学霸男寝六位同学为大家推荐了刘欣慈的作品《三体》,并在推荐的图书上签名留念,图书馆将签名后的图书馆作为“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系列馆藏作品在明远文库珍藏。
学霸六人现场签名
嘉宾推荐的图书和签名
讲座结束后,很多没有机会提问的同学积极与学霸讨论,请教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久久不愿离去。
久久不愿离去的同学还在交流
会后讲座嘉宾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作为“青春之我”真人书屋“创新创业”系列活动第一场,也是四川大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青春之我•真人书屋”网络版即将上线,图书馆将持续引领广大青年在阅读与交流中释放青春热情,追逐青春理想,共创书香校园、文化川大。
(图书馆志愿者冯婷婷 、文献服务中心刘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