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2019年5月12日,由四川大学工会委员会、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书香川大,亲子悦读”系列主题阅读活动活动母亲节专场,在文理图书馆报告厅(明远讲坛)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2019年“书香川大,亲子悦读”系列主题阅读活动的第2期,活动主题为“爱与理解”。活动共分为上午、下午两场,每场40组家庭,上午场为学龄前儿童家庭,下午场为小学生家庭。
活动开始,工会副主席冷泠和图书馆副馆长杜小军首先致辞。冷泠副主席特别强调了阅读过程中的亲子陪伴,希望通过阅读中的陪伴和指引,让孩子爱上阅读,也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杜小军副馆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她指出,作为孩子,他们需要父母的指引和教导;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因此,通过母亲和孩子之间相互的“爱与理解”,能够成就更好的母亲,成就更好的孩子。
校工会冷泠副主席致辞
图书馆杜小军副馆长致辞
上午场和下午场的活动,均由“小小故事会”和“凤冠霞帔”两个部分组成。在“小小故事会”环节里,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人之初》和《猜猜我有多爱你》两个故事。根据儿童年龄不同,讲述方法也有所差异。以《人之初》为例,故事主要回答了孩子“我从哪里来”的困惑,讲述了从精子、卵子,到受精卵、胚胎、胎儿至新生儿诞生的整个过程。在面向幼儿园孩子讲述时,侧重以童话的方式来表达故事内容;而在面向小学生的讲述时,则侧重以科普的方式来表达。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精美的绘图和诗一般的语言,了解了人类生命从形成到诞生的整个过程。在故事最后,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现场的孩子和妈妈们不禁鼓起掌来,孩子和妈妈紧紧拥抱,不少妈妈的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在《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里,跟随老师的讲述,每一组家庭生动演绎了故事里的内容。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也许这个游戏稍嫌幼稚,但大家在幼稚的游戏里体验童真童趣,也体会到了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哪怕是最腼腆的孩子,游戏之后,也不再拘束,开心地与妈妈亲一亲、抱一抱,互诉爱意,现场充满了快乐与感动。
孩子和家长们开心听故事
通过表演故事,孩子们与妈妈更亲密了
在“凤冠霞帔”环节里,孩子们体验了扎染艺术,亲手制作了一条巾送给妈妈。老师首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扎染艺术和扎染步骤。扎染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而独特的手工染色技术,用绳子以各种方式捆绑布料,绳子捆绑之处会因染料无法渗透而使布料呈现出特殊的图案效果。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技艺更是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而扎染的具体步骤,虽说仅是“扎”和“染”两部,但仅仅是“扎”法,就有上百种变化,不同的扎法也会使得最后的花纹有所不同。孩子们在听完介绍后,兴冲冲地来到自己的工作台前。很快,一条条漂亮的丝巾就做好了。这是孩子们送给妈妈的礼物,这条丝巾既象征着生命之初母子之间脐带的相连,更代表了今后漫漫人生中母子之间长长久久的牵挂。趁着扎染丝巾晾干的时间,孩子们又用彩色卡纸为妈妈制作了一顶漂亮的“凤冠”。随着背景音乐《游子吟》悠悠响起,妈妈们戴上“凤冠”,与孩子们开心地拍照合影。
扎染丝巾送妈妈
晒一晒扎染成果
我给妈妈戴凤冠
活动最后,每组家庭领取了本次主题活动的延伸阅读任务——亲子共读绘本《有一天》。我们希望,亲子阅读能更多地成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愿孩子爱上阅读,愿家庭书香温暖。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也将在近期推出家长课堂,以便更好地助力家庭亲子阅读。
愿孩子爱上阅读,愿家庭书香温暖
图/特色资源中心 张黎俐
文/文献服务中心 邹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