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图书馆
跳转到主要内容盼望着,盼望着,开学了,第三期明远读书会也随着新学期的脚步来了!日历翻到10月10日,时针指向晚7时。依然是热爱阅读、渴望交流的同学们,依然是校友巴金先生的著作,在宽敞明亮的明远文库又一次以书为媒的聚会开始了。
本次读书会由四川大学图书馆明远文库与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华文化读书会联合主办,阅读书目是校友巴金“人间三部曲”中的长篇小说《寒夜》。
中华文化读书会的同学首先播放了他们精心剪辑的电影《寒夜》的经典片段。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再现了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将大家的思绪一下带入了故事发生的年代。
观看电影《寒夜》经典片段
接着,主讲人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李扬分享了她研读《寒夜》的心得。李扬的分享以“战时日常生活的变奏曲”为题,以“《寒夜》中的婚姻关系”为中心,以文本细读为路径,从“‘非婚同居’与离婚潮”“作为‘问题’的婚姻关系”“日常生活的政治与沉滞的美学”三个方面进入文本,展开分析。她认为,在《寒夜》里,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婚姻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跳出过去的“压迫-解放”二元对立的框架,将其置放在民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一个亘古如斯的主题会在此文本中引发如此的悲剧结局。而巴金由关注这一日常生活话题引发的思考,与他的创作观念、写作技法互相激发,从而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形式与内容层面的同构性。这也折射出巴金作为一个历史主体,之所以能区别于同时期的左翼作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放下了从“理念”出发实践社会理想的冲动,相反,恰恰从“情绪”的层面突围,为自己的书写打开了更为深广的历史空间。李扬的讲解引经据典,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深入浅出,给人很多启发。
李扬分享阅读心得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婆媳关系、女性的解放与独立、汪文宣的评价标准、作家的悲悯情怀、小说的绝望与希望,以及如何通过文本细读探究小说更幽微的意义,文学文本阅读与社会学历史学文本阅读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与李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小说丰富深刻的内涵,丰满复杂的人物形象得到了多层面的挖掘和展示。
巴金笔下的夜寒冷而凄苦,读书会之夜却充满了交流的热情与讨论的热烈。“冷”与“热”的交汇,感悟与阐释的交织,使读书会不仅仅停留在或深或浅的感受上,而是努力向理性向学术层面推进,这对于同学们学术素养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提升无疑大有裨益。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读书会结束,但阅读、交流《寒夜》所引发的话题还将继续发酵,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
合影留念
文:文献服务中心 康莉蓉
图:文献服务中心 陈国强 学生助理 李伦飘
v